笑着请石掌柜落座后,赵安忽的问了一句,“既然中堂大人让下面照应我一些,那是不是说我以后可以跟贵庄借更多钱?”
如果额度真的涨了且不须总行批的话,赵安现在就去全借出来。
不借白不借。
反正老太爷过完年还能活八年,只还八年利息对赵安来说问题不大。
呃?
这一点石掌柜还真没想到,出于朋友好意提醒赵校长别想太美。
中堂大人看重你是希望你把借读这件事在江苏推广,从而为下一步的全国推广提供成熟的模版和经验,而不是让你无休止从内务府往外掏银子的。
另一层含义是别以为中堂大人不知道你是借花献佛,之所以没说什么,还不是因为借读这事搞好了,你赵委员也能从中得些好处把欠皇上的账还了么。
中堂大人不怕你贪,也不怕你不还钱,就怕你做不了事。
只要能做事,一切都好说。
“大人现在最好不再跟庄上拿钱,要拿也得等大人高升,那样我这边也好办些。”
“放心,我为难谁也不会为难掌柜的,我们之间可是朋友。”
赵安有一茬没一茬的跟石掌柜闲聊,聊着聊着,石掌柜就发牢骚了,说漕帮那帮苦哈哈不知道为啥把运河霸占了不让人出船,害的扬州不少生意人都快急死了。
生意小的还好,大不了多花点运费走陆路,生意大的那真是杀人的心都有。
赵安知道瘫痪运河不仅会影响到京师和南方的贸易,也会影响扬州这一片商人,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只能争取将对民间的影响降到最低。
“听说是漕运衙门欠了漕工运费,这不马上要过年了么,漕工急了就跟漕运衙门掐了起来”
石掌柜是扬州金融界的,估摸也有从赵安这个大人处打听消息的意思。
赵安自是帮漕帮说话,他不说明天整个扬州城也应该知道怎么回事。
“漕运衙门那帮人我知道,平日里对漕工运丁们是有些过份,但就算漕运衙门不对,漕工这次做的也太过了,这么明目张胆跟漕运衙门对着干,我怕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漕工。”
石掌柜的看法显然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毕竟民不与官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