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些国家里大多跟华夏一衣带水。
自己为什么不能横推东南亚,然后招募汉人,拿下南洋各个重要港口,再反推华夏东南。
这样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李定国想到这里,找来马九功。
“孟国公,暹罗地方官来了……必定是指责我们越境,我准备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作为使者仿效汉使……”
马九功瞪大了眼睛,前面的都很正常,最后几个字,仿效汉使。
众所周知,汉使那是做什么的?
那是,我死不死无所谓,我就要你死!
看来陛下也觉得隔着一片陆地,却隔了大洋,很不方便,准备动手了啊。
马九功原本是文官,但是现在一直做的是武将的事,而且已经以功勋封了国公,已经到了武将巅峰了!
但是他对汉使的了解超过了绝大多数的人。
“陛下……可是要吞并暹罗?暹罗王还算忠诚,陛下落难时,还曾经想和亲并资助大兵!”
李定国当然记得,刚穿越过来那天,汪国泰就说,暹罗王准备借三万象兵,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娶暹罗王之女……
当时李定国拒绝了,因为他麾下只有溃兵三五千,就算是自己想要献身,那借来的大兵数量也远超自己,不好控制,说不定还会有被吞并的风险……
而且其他人不清楚,李定国却知道,暹罗现在是大城王朝,暹罗王一直受到掸王的打压,掸兵不断入境屠杀暹罗人,暹罗王却无能为力,后来李定国为了迎回永历帝,以两万人大破掸国十五万象兵,后来还是永历亲自下诏让李定国返回滇省……
当时李定国悲愤交加,但是却又无可奈何,有心继续进攻,却担心永历朝廷被屠,只能无奈退兵。
他穿越时,麾下将士寥寥,永历身死,怎么看都无力回天,这个时候暹罗王拉拢李定国无非就是看李定国走投无路,暹罗又怕掸国大军征伐,所以想把李定国留在暹罗替他们抵御掸国罢了……
当时掸国莽白篡位,国内非议不断,为了平息国内舆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开疆拓土,而暹罗就在掸国旁边,必然是首当其冲。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忠诚,无非就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