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拍老题材会被定型成科幻导演。所以我这次打算转型,投拍女性主义题材,而且这种现代剧情片拍起来会比较轻松。”雷德利·斯科特穿着一身英伦范西装,和他弟弟托尼休闲装配棒球帽的打扮完全是两种风格。一把大胡子和茂盛的灰白短发倒是显得脑袋光溜溜的托尼才是年纪更大的那一个,深邃的眼神透露出严肃与专注。
“投拍?”林恩注意到他这句话里用的不是执导。
“是的,这部电影的制片方是我们俩共同成立的斯科特影业。”托尼笑了笑。
“哇哦。斯科特影业会开创一个全新的电影类型——女性公路片!”林恩拍着两位客户的马屁,心里觉得这笔生意恐怕和自己想象中的有区别,哪有花自己的钱来送顺水人情的!
“其实也不算全新类型,斯皮尔伯格和马丁斯科塞斯都拍过类似的女性公路题材电影,《横冲直撞大逃亡》和《曾经沧海难为水》,但这两部片子对女性的反抗刻画得不够深入,票房和艺术性都不算成功。我打算将女性友谊、暴力反抗与开放式结局结合,不再是个体觉醒而是集体反抗。”雷德利解释道。
“听起来这不会是部商业电影?用我的歌当插曲是不是”林恩委婉暗示道。
虽然和托尼关系不错,但林恩可不会给他个骨折价,自己的歌授权又不愁卖,华纳的电影项目都按市场价掏的300w。
“嘿嘿,你不用担心钱的事情,这次我们搞到了愚蠢的欧洲钱”托尼眯着眼睛咧开嘴,笑里透着一股鸡贼味。
“那是什么?”
经过托尼一番解释,林恩总算明白了什么是‘愚蠢的欧洲钱’,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电影投资,但他们本土的电影市场规模和好莱坞背靠的米国和全球市场压根不是一个级别。于是这几年大量欧洲资本涌入好莱坞,而这些投资往往被米国制片方视为“不计回报的钱”,因其更关注税务减免或者艺术性,而非实际盈利。“德国人只想抵税,法国人只想拿奖,米国人只想花光他们的钱。”托尼如此调侃道。斯科特影业会这么大方的原因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