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公?”
长孙皇后愣了一下,旋即与李世民对视。
却听李世民想起什么似的,道:“朕差点忘了,今日是科举放榜的日子!”
说完,当即朝门外下令道:“宣吏部尚书觐见!”
“诺!”
门外应诺一声。
很快,高士廉就碎步入殿,拜下行礼道:“臣,高士廉,奉旨主考今年科举,特来缴旨!”
“爱卿辛苦了,取榜来吧,朕要看看。”
李世民笑着朝高士廉招了招手,然后朝不远处的太监道;“传朕旨意,让礼部马上放榜,别让考生们等急了。”
“是!”
那名太监应了一声,转身就跑出去了。
而高士廉则小心翼翼地将榜单递给李世民。
只见李世民在接过榜单的第一时间,就翻开了文榜。
很明显,在他心中,武科是不如文科的,因为文科经过了时间的验证,不是刚刚开办的武科能比的。
而且,他也不认为一个武状元能比文状元有用。
因为在他看来,武状元充其量就是厉害点的武夫,这种人才在军中并不少见。
但文状元却不同,这种人才只要稍微培养,就能成为国之栋梁,比如那个孙伏珈,现在已经是李承乾的心腹臣子了。
可恨啊!
他明明是自己的人!
怎么就被那逆子拐去了呢?
说实话,李世民直到现在都有些后悔,让太多的人才流向了李承乾。
不过,今年参加科举的人数,着实不少,应该能出不少人才。
所以李世民很快就释怀了。
只要今年的科举人才都归他,那就不用担心李承乾挖自己墙角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畅然一笑,然后轻轻地剥开糊名的红纸。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名字,却是让他微微一愣。
因为这个名字并不是他熟悉的名字。
要知道,因为弘文馆的缘故,但凡是才子,弘文馆的学士都略有耳闻,甚至会在给他讲课的时候,提及此人。
可是,当他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印象。
“难道是某个新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