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正同这妇人说着话。
“老夫人,妾身冒昧来访,多有打扰。若不是为着我家那小子,妾身也不敢随意来叨扰老夫人。”那妇人朝着老夫人笑了笑,面上露一丝羞赧。
“你家的小子?可是你那大儿子?”老夫人斜倚在榻上,略带好奇地问。
“劳老夫人记挂,正是那小子。”那妇人恭敬地答道,见老夫人还记得她大儿子,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多大了?”老夫人又问。
“今年二十有二了。”
说起自己的孩子,那妇人脸上的笑容随即掩去,继续道。
“老夫人容禀,他父亲您是知道的。以前在战场上伤了腿,落下了腿疾。后来好不容易盼着我家老大长大,结果他闹着也要去参军。好在有侯府照料,去了京营,离得也不远。那小子混了三四年,得侯府庇佑,也混了个百户。”
“哦,那孩子已经当官儿了?”老夫人有了两分兴味儿。
如今太平盛世,只有西边儿偶有敌军来犯。
军营里想升职十分难。
只有上头空缺了,底下考核最优秀,又有背景的才能上去。
“托老夫人的福,混了个微末的小官在身上。”
那妇人不在意地笑了笑,眼中却有几分骄傲。
百户也是正六品武官儿。
虽现在武官儿不怎么值钱,低阶官位的更是一抓一大把。
但她儿子才二十二岁,便是熬资历,也能比别人熬得久些。且有侯府照拂着,不说特意提拔,只叫该她儿子的,不叫旁人抢了去,便又比那些优秀的士兵多了一层筹码。
以后说不准还能给她挣个诰命。
妇人正咧着嘴想笑,想到儿子的亲事,扬起的嘴角又耷拉了下来。
“只是如今钟儿年岁也大了,日日在军营里混着,也不着家。他爹的身体愈发差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几年。钟儿的两个妹妹都已经嫁了人,便想着给他早些寻个媳妇,叫他也顾着些家里,家中也热闹些。今日便厚着脸皮,求到了老夫人您这里。”
说罢,那妇人面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侯府已经照料杨家许多,如今这些小事儿还来求老夫人。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