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k-theory拓扑分类在强关联体系失效,所以我们引入层上同调取代传统向量丛理论……”
埃德里安的嗓音在报告厅中回荡,只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将这次讲座内容的背景介绍完毕。
随后,他站起身,拿起粉笔,走到主席台上的黑板旁。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戏肉要来了。
埃德里安要分享他的证明过程,以及思考思路,这才是一篇论文最宝贵的东西。
一篇论文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无数问题。
现在很多教授习惯使用ppt讲座,但埃德里安还是喜欢现场书写公式,这样能让他思路更加顺畅,他很享受这个书写和讲述的过程。
这个过程往往会激发他更多的灵感。
“首先是非交换几何框架的构建,我们需要定义分数陈类……”
埃德里安讲述着,粉笔已经开始在黑板上划动,留下一串公式。
chα=(i/2π)∫tr(Ωα),
“其中Ωα为带分数指标α的曲率形式,满足非整数量子化条件……”
“然后是利用层上同调分类定理……”
整个证明过程足足持续了四十多分钟。
李泽翰早在四十分钟前就已经放弃挣扎。
他的英语本不算差,但那位埃德里安教授的英语带有浓烈的咖喱味,天知道一位正宗的米国教授,怎么会有这种口音。
他光是听懂这些句子就已经很难了,更绝望的是,哪怕努力听懂了这些句子,他也根本理解不了是什么意思。
更不用说黑板上的公式他是一个都看不懂了。
看到旁边陈辉全神贯注的模样,李泽翰认命般的闭上双眼。
但很快,他又不认命的睁开眼,将目光放在了数分教材上,现在他听不懂,但未来,他一定可以!
不止是李泽翰,整个报告厅中,许多人在埃德里安讲解证明过程时就开始放空大脑,也不仅仅是参加cmo的高中生们,很多物理系、数学系的研究生也都只能放空大脑。
这根本不是一场面向高中生的科普讲座,这根本就是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