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和镇江两地,赵佶和童贯都在盘算着战后如何安置赵子称、如何利用赵子称稳住眼下的局面。
赵子称本人,却没那么多闲工夫想将来的事情。对他而言,方腊之战还远没结束,他还要操心如何增援杭州,以最大化他自己的利益,同时避免被人揽功推过、无辜背锅。
十月初九,就在汴京那边赵佶和梁师成讨论战后安置问题的同时,一支大约六千人规模的援军,已经抵达了苏州吴江县和湖州乌程县附近。
援军抵达的时候,赵子称本人就在吴江县和乌程县交界的江南运河北口东岸,显得非常知进退——界河西边,就是湖州地界了,界河东边,才是苏州地界。
赵子称作为苏州通判,此前进入湖州地界,是为了追击被他打败的石宝部溃兵,然后才“机缘巧合”顺势灭了邓元觉部贼军。
但是战事一结束,赵子称就又乖乖退回苏州范围内,丝毫没有越境,也不会给僵化的宋朝军事管理制度送任何把柄。
“诸位将军远来辛苦,方腊贼势日炽,我们苏秀各州军民,拼死奋战,方得御敌于州境之外。如今总算等到朝廷援军,江南有救了。”
援军抵达之时,赵子称亲自到太湖边的码头迎接。苏州知州赵霖、湖州知州魏宪则分别站在他两侧,还落后一个身位,也对着来援众将行礼。
若是和平年代,如何能容得下他一个通判站在两个知州前面。但战时兵凶战危,谁更能打谁就有话语权,也算是非常合理了。
援军将领们也都纷纷回礼,然后各自介绍身份。
赵子称老远就注意到,援军将领里有自己的老熟人、一年半前押送花石纲路过镇江时认识的梁信、梁锋父子。所以在对方开口之前,他就猜到了,这支援军里肯定包含镇江本地的江防厢军。
但还有两名骑兵将领他并不认识,只能等对方自我介绍。
“末将刘光世,见过赵通判、两位府君。末将领童太尉钧命,暂领镇海军观察留后,带两营西军精骑前来协防。这位是二营的指挥使韩世忠。”
观察留后,又叫承宣使,只是武官的一种加衔,并无实职。但童贯利用自己的职权临时给刘光世加了这么一个衔,也是为了让他能更好地统辖自己本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