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农历八月二十四他们盼了好久呢!
黄悦在大门口等着这些人。
“各位爷爷奶奶,大伯大娘,叔叔婶子,弟弟妹妹们,咱们先排队,我有话说。”
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快就排起了队伍。
村民们几次和黄家交易下来,发现,他们家居然是这小丫头在做主。
所以听到黄悦的声音,人们自觉地就听了起来。
黄悦满意的点点头,“我今天带回来一批猪板油,还是用粮食换,每家最多换五斤,两斤粮食换一斤猪板油。”
听到可以换猪板油,人群沸腾了!
乡亲们太缺油水了!
上次得到猪板油奖励的人家也需要,这年头,谁还嫌油多啊!
家里人口多,几斤油根本不够吃。
一斤粗粮六文钱,他们这是还没去皮脱壳的粮食,根本不值六文钱,居然能换到二十文一斤的猪板油。
后来居然每家每户都把猪板油换到顶格,这么便宜的猪板油,他们村最抠搜的人家都换了。
吃点油水好过冬。
黄悦继续说,“我还淘来一批碎棉布,一斤粮食换一斤碎棉布。”
听到这个,人们没什么反应,棉布虽然好,可是太碎了根本没法用。
镇上的碎棉布,他们都不去买,不合算,也不知道小月这次怎么换起了碎棉布,有那个粮食换精米不好吗?
黄悦一看人们的反应就知道他们误会了。
以为给他们的碎棉布是锦绣阁里那样的小渣渣,黄悦也没有解释,日久见真相。
他们会明白真香的。
那种棉布,柔软舒适,特别适合给小孩做衣服,几块差不多的棉布就可以给孩子做身衣服,一斤碎棉布最少能挑出两身呢,剩下的做袜子,做鞋面
黄悦接着说,“还有八尺长六尺宽的细棉布,三斤粮食换一条。
当然,之前东西怎么换的还怎么换。
想换什么都可以,排到谁了谁说话。”
很快,人们就都换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细棉布有人换到第一条,就一发不可收拾,太大了太软了太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