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二哥说得对!”阮小五一拍大腿,“跟着武寨主干,为百姓谋活路这才有盼头,比窝在这破渔村强多了。”
“干了!”阮小七也握紧了拳头,“咱们这就去村里,把那些年轻力壮、水性好的后生都叫上。跟着武寨主上梁山,博个好前程。”
三人说干就干,当下便将那箱沉甸甸的纹银抬回了阮小二家中藏好,正准备分头去村里召集人手。
就在这时,一个同村的年轻渔民从村口跑了过来,“二哥!五哥!七哥!有人找你们!”
“谁啊?”阮小二眉头一皱,问道。
那渔民道:“是吴学究,他在村口那棵大槐树下等着呢。”
“吴学究?”
阮氏三雄闻言,都是微微一愣,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意外。
这位人称“智多星”的教书先生,他们自然是认识的,也打过几次交道,只是不算深交。
他怎么会突然找到石碣村来?
虽然心中疑惑,但人家既然找上门来,他们也不能失了礼数。
“走,去看看吴先生有何贵干。”阮小二沉声道,率先迈步向村口走去。
阮小五、阮小七也立刻跟上。
三人快步来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果然见到一个头戴方巾,身穿洗得有些发白的儒衫,手持一把羽扇的中年文士,正背着手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
不是别人,正是那“智多星”吴用,吴学究。
“吴学究,别来无恙?”阮小二上前一步,抱拳行礼。
吴用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也拱手回礼:“呵呵,许久不见,三位壮士风采依旧啊。”
双方寒暄一番。
吴用从袖中摸出一块约莫一两重的碎银子递向阮小七:
“七郎,这天气炎热,劳烦去村头相熟的店家那里买些酒食,我与你兄弟三人在这树下好好叙叙旧,谈些事情。”
放在平时,一两银子在石碣村这种地方,绝对算得上是出手阔绰。
足够买上一大瓮上好的村酿,再来二十斤生熟牛肉,还能添上一对肥鸡,让兄弟们好好搓一顿。
但……凡事就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