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6)页
老战友们聚会时吹牛:\"皇帝这波 " 转业安置 ",比当一辈子大头兵强多了,现在媳妇娶了,孩子有了,田里的粟米够吃三年,知足了!\"
    匈奴单于派使者来献马,刘秀也派中郎将回访,带了整整十车丝绸和铁器,玩起了 \"佛系外交\":\"咱不主动挑事,但也不怕事,好好做生意,别老想着抢地盘,不然咱的骑兵可好久没练手了。\"
    边境的胡商们乐坏了,从此汉匈边境的互市成了 \"国际大卖场\"。汉人卖丝绸、铁器、茶叶,匈奴卖牛马、毛皮、奶酪,两边百姓都得了实惠。有个匈奴老酋长,用十匹良马换了一把汉剑,爱不释手:\"刘皇帝不像王莽,老想着征服我们,跟他做生意,既能赚钱,又能保命,这才是聪明人干的事!\" 这波 \"反向带货\",让汉匈边境三十年无大战,百姓们安心种地放牧,边境的炊烟比以前密了十倍。
    高句丽王听说刘秀平定天下,赶紧遣使奉贡,送了一堆人参和貂皮。刘秀顺手封他为 \"高句丽王\",继续搞 \"朋友圈外交\"。大臣们建议搞个盛大的受贡仪式,他却摆摆手:\"东边的小弟来点赞,咱回个 " 赞" 就行,别太当回事,管好咱自己的地盘最重要。\"
    这波 \"低调回应\",让高句丽老实了几十年,不仅定期纳贡,还学汉朝的农耕技术。高句丽的使者回国后,逢人就说:\"汉皇帝的宫殿比咱们的山城还大,田里的粟米比咱们的高粱还高,跟着他混,有前途!\" 东亚的 \"朋友圈\" 里,刘秀成了低调却有分量的 \"大哥\",没人敢轻易挑战他的地位。
    建武九年的冬天,刘秀站在洛阳城头,看着城内外的良田和市集,想起当年在舂陵种地的日子。城楼下,卖炊饼的、打铁的、讨价还价的百姓来来往往,烟火气熏得人眼眶发热。他摸着城墙上的砖,仿佛摸到了当年在田里挥锄头的老茧 —— 从 \"种田郎\" 到 \"天下主\",他用了十年时间,把一个千疮百孔的天下,治理成了百姓能安心种地、商人能放心经商的乐土。
    他的治国攻略,没有秦皇汉武的霸气外露,有的只是像种地一样的务实 —— 春天播种(休养生息),夏天除草(平定叛乱),秋天收割(发展经济),冬天储藏(精简机构)。
第(5/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吴云肖雪燕厉元朗水婷月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女神带娃上门,觉醒奶爸系统!家族修仙:我以子嗣登仙道界天下以常胜之名圣女抽卡修仙,不内耗只发癫官途:从偶遇美女县长开始骨王:我在异世界招募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