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国防科委的地下会议室里,郑国栋的供词正在播放:“……王崇明负责传递技术参数,我提供基准频率……科尔佐夫承诺给我们绿卡……”
    陈二海注意到录音里提到一个细节:每次传递情报后,对方都会在《光明日报》中缝刊登某则农机广告。
    “这是激活信号。”周毅指着缴获的报纸,“见报后48小时内,他们会启用新频段。”
    林部长敲了敲桌子:“边境部队已经换装新设备了吗?”
    “昨晚完成首批列装。”参谋长指着地图说,“但有个问题——”他看向陈二海,“对方可能已经掌握了我们的技术原理。”
    陈二海走到地图前,拿起红色铅笔在谅山位置画了个圈:“那就将计就计。”他的笔尖向北移动,在河内与莫斯科之间划了条线,“让他们帮我们传个假消息。”
    会议持续到中午。当陈二海走出大楼时,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他摸出许晴雪给的纸条,发现背面还写着一行小字:“毛衣放在传达室第三格柜子。”
    远处传来报童的叫卖声:“看报看报!我国成功研制新型通讯设备!”
    陈二海整了整衣领,向传达室走去。风吹起路边的梧桐叶,一片金黄飘落在他的肩头,像枚无声的勋章。
    邮电学院地下机房里,十二台信号发生器同时发出嗡鸣。
    陈二海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汗水顺着太阳穴滑到下巴。
    已经连续工作三十六小时,他的左臂伤口开始隐隐作痛。
    “第三频段干扰强度还不够。”雷书瑶咬着铅笔头,“要再调高5吗?”
    陈二海摇头,转向正在操作频谱分析仪的张卫国:“查一下莫斯科广播电台今天的节目单。”
    当张卫国递来记录纸时,陈二海眼睛一亮——今晚八点有档《古典音乐时间》,播出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这首曲子包含真实的炮声录音。
    “就是它。”陈二海在节目单上画了个圈,“这段炮声的声谱特征与152毫米榴弹炮几乎一致。”他快速写下几组参数,“把我们的诱导信号混入这个频段,让他们误以为是炮击校正信号。”
    马胜田挠着头:“苏军监听站会这么容易上当?”
    “如果是其他节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被清冷世子缠上后综影视:女配她迷人又危险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携崽强势回归,渣总求复合?没门过去的五十年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堪破三千世相农家娇女当自强CSGO:我能抽取超能力天哪,我居然是女票的男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