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掌柜嘴里啧啧两声,“新鲜事多着呢。”
房玄龄放下碗,点了下头,没再说啥,转身走了。
之后几天,房玄龄白天在驿站,看苏沐送来的东西,
有时候也坐上车,在城里村里转转。
苏沐送来的东西,写的挺细,一条一条的,数也清楚,城里修了啥,治安咋样,田地水渠咋弄,还有新弄的那些事,像那个“里正评议”准备的咋样,都写着。
房源县村里。
村口大槐树下,人不少,挺热闹。
空地上放了几排长凳,坐满了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有。
这是在弄“里正民主评议”。
县衙来的人站在前面,拿着本子,念着啥,像是评议的规矩,还有选的人的名字。
人群后面,几个穿着绸缎的男人聚在一处,其中一个胖员外压低声音,脸上的肉抖了抖:“这算什么事?让泥腿子和婆娘来定里正?老祖宗的规矩呢?”
旁边一个瘦高个扯了扯他的袖子,朝前面县衙小吏的方向努努嘴:“王兄,小点声,人盯着呢。”
胖员外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前面空地上,县衙小吏清了清嗓子,扬声道:“下一位,张老三,上来说说你的打算!”
一个黑瘦汉子站起身,两只布满老茧的手不停地互相搓着,走上前面空地。
“俺……俺嘴笨,说不好。”他声音有些发紧,“俺就想,当里正,得一碗水端平,不能向着自家亲戚。村西那条水渠,该修了,开春用水前得弄好。还有东头那片荒坡,不能让它就这么荒着……”
他说话有些断断续续,但底下有人听着直点头。
“老三说得实在!”
“对,去年俺家挑水,他家小子还帮了把手!”
后面又有几个人上去说了。有人话说得漂亮,有人还是讲实事。
坐着的妇人堆里也在小声交头接耳,一个嗓门大的婆娘忽然站起来喊:“李二麻子!你要是当了里正,往后放水浇地,你敢不敢说不先顾着你家那几亩?”
被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