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走廊,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几人在走廊内驻足远远观望,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在读书。
这批孩子有一部分就是最早被收养的那批,因为跟在白玥珠身边,教育一直都没落下。在掌握整个樊城后,白玥珠直接搞了一个书院,让自己老师当院长,负责统筹教育问题,老师就是选的当年跟来的学子,有上了点年纪的实在受不了繁忙的工作安排,自动请缨来书院教书。
还有的孩子就是后面来投奔的,一些耕读之家的孩子。他们有远见,知道读书不能荒废,在立住家底之后,把孩子送到了这里读书。
简单的介绍一下,一群人继续往下走,相隔不远的地方就是育幼院,这里大多是三岁到七岁的失怙幼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之所以将他们安排到这里,是因为书院学生下课后会到这里来做义工,给孩子们开蒙。
曹老爷听了不住点头,心里也有点发怵,看来白公子是打算将所有知识垄断到手里。白玥珠看出他有疑问也没有多说什么。日久见人心。
晚上吃过晚饭后,白玥珠继续邀请曹家人外出参观。
这次主要参观的就是城里新建的广场,看到人们自发的向广场聚拢而去,曹家人也有点好奇这么多人是去干什么,白玥珠将几人带去后面坐着。
到点锣响过后,一位文士登台开始了自己的讲学,目前只要是认真跟着学的人,认识百余字,看懂店铺上的字是没问题的。
“一般识字课和算术课是轮着上的,今天是识字,明天就是算数。除了这边,村子里也有,派学生下去巡讲,七天换一次班。”白玥珠解释。
“白公子让这些农人学这些有什么用?”曹老爷问道。
“读书明智,哪怕只是简单的认识几个字,他们也能知道读书不是谁的特权,学会思考。不会被轻易煽动,轻易的做出冲动的决定。”白玥珠说道。
台上讲完今天的功课,还会寓教于乐的讲一两则寓言故事,讲完之后再从故事中引导人们去思考。
听完课后,众人在民兵的疏导下有序散去。接着夜间巡逻组接班,手持兵器火把在街道里穿梭。
曹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