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梅特意去县城的钱庄,换一两银子的铜钱,又买些红纸,白纸回家。
东西都买齐全后,娘俩回到家,姜梅把红纸裁成合适大小,让杨云写上门神,灶王爷等神仙的名讳,等到三十那天把旧的换掉。
这是杨云在侯府之外过得第一个年,颇为新奇地忙前忙后,等所有东西都安置好,他看着桌上唯一剩下的白纸问道:
“娘,这些白纸您买回来干什么?总不能是给我练字吧?”
杨云平日练字的纸都是他买,姜梅从来没有管过。
方才还喜气洋洋的姜梅,脸上忽然闪过一丝忧伤之色,手指轻轻从纸上摸过,轻声和杨云解释说:
“今年是你爹走的第一年,按照咱们这边的规矩,春联要用白色的纸写。”
东平县这边的风俗,家中有人辞世,第一年贴白色对联,第二年贴黄色,第三年贴绿色,直到第四年,才可以贴成红色。
有的人为省事或者省钱,干脆三年不贴。
只是姜梅心中思念去世的杨玉明,特意买白纸回来写。
杨云跟杨玉明连面都没见过,心中也没什么悲痛,眼看母亲悲伤,立刻岔开话题,
“咱们家的对联让我来写怎么样?我最近的字已经写得很不错呢。”
看着杨云兴奋的样子,姜梅脸上重新泛起笑容,
“行,让你写。”
以前过年,姜梅都是去找村里的童生写对联,现下杨云也会写字,那让他动笔好了,还能省下几十文的润笔费。
杨云回屋研墨,很快写一副对联,字迹工整,笔力强健,看起来也不比村里其他童生写得差。
胖婶过来还梯子,正好看到杨云写的对联,忍不住问道:“小云,你的字这么好看,能不能帮我们家也写一副春联?”
要是找村里的童生写,不仅得等好长时间,润笔费给少了还得看人家脸色,杨云一个毛头小子,家里又不缺钱,润笔费意思意思即可。
两家做这么长时间的街坊,程守信又和杨云有过命的交情,他立刻答应下来,
“没问题,婶子你一会把红纸送过来,我给你写!”
见杨云答应得这么痛快,胖婶立刻把裁好的红纸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