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听山杏说了,深山里有不少野核桃树山榛子树。
运气好的话,她或许还能弄到一些。
当山杏听说杨柳想进深山的时候,还想跟着一起去的。
可杨柳没同意,她怕自己照顾不到山杏,万一遇上猛兽,她怕是分身乏术。
不过,她应承了山杏,等两天他们可以一起在外围转悠转悠。
秋季的大岭山,再不复仲夏时分的满目苍翠。
一眼望去,黄色和红色相交辉映,视野里明显多了一丝秋趣。
杨柳出来的早,以为自己不会碰到别人。
不曾想,还没转悠进深山呢,就遇上了胡婶子和另一位大娘。
“诶?小杨知青?!你也进山了啊!”
胡婶子没把杨柳当外人,大嗓门震的树上栖息的一群山雀呼啦啦的全都飞走了。
“胡婶儿,你们也进山弄山货来了?昨天看见的时候你怎么没说,要知道你也来,我就和你们一起来了。”
杨柳就是客气客气。
其实她早就知道胡婶子是和另一位大娘约好了一起进山的。
“谁说不是呢?人多热闹,走在一起说说话时间过得快,也不至于太累。”
显然,胡婶子也是个场面人,说出来的话和杨柳别无二致。
“好啊,那就一起走一段,正好我也想和胡婶儿说说话呢。”
胡婶子眼神一亮,“你这是又有什么新八卦了?快来说一说,别勾我惦记!”
胡婶子心里跟猫挠似的,就盼着杨柳快点开口呢。
“哪有什么八卦?!要说八卦还得是胡婶儿耳听八方啥都知道。”
胡婶子摇头晃脑,显然被杨柳一句话应承得十分熨帖。
随即,胡婶子想到了什么似的,眼神一暗,压下声音说道,“我听说知青院又出事了呢,小杨知青啊,要我说你就是有那个先什么明,早早就从知青院搬出来了,要不然呢,有的你受。”
“谁说不是呢,不过,搬出来我也是知青,知青院有啥事,我也得回去看看。”
“我们小杨知青就是仁义。”
几人看见一大片小根蒜,一拥而上各自用自带的刀头挖了起来。
杨柳也是头一次注意到这东西,她跟在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