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点的女宿舍里,几个姑娘围坐在煤油灯下,手里忙着各自的针线活。
昏黄的灯光在她们年轻的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犬吠,衬得夜晚更加静谧。
“你们听说了吗?”李红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凑近,“孟家的情况好像没那么糟糕了。”
王芳停下手中的针线,抬头问道:“怎么说?”
“我表哥在县里工作,说上头最近在复查一批案子。”
李红左右看了看,声音更低了:“孟家父母的问题好像有转机,估计过几年就能平反回城里了。”
徐秀原本坐在角落里缝补衣服,听到这话,手上的针突然顿住了。
她竖起耳朵,假装专注于手中的活计,实则将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
“孟家以前可是大户人家,”另一个女知青张丽插嘴道,“听说孟寻洲他父亲是部队里的首长,家里在京都还有独栋小洋楼呢!”
徐秀的心猛地跳了一下,针尖不小心扎到了手指。
她倒吸一口冷气,赶紧把手指含在嘴里,铁锈味在舌尖蔓延。
孟寻洲那个总是沉默寡言的男人,原来家世这么好?
“那徐应怜岂不是捡到宝了?”王芳笑着说,“虽然现在日子苦了点,但等孟家平反了,她可就是首长家的儿媳妇了。”
李红撇撇嘴:“人家徐应怜也不差啊,大城市来的,会设计会画图,长得又漂亮。听说这次去省城,她的设计还得了奖呢!”
“就是,”张丽附和道,“上次我去她家借针线,正赶上她做饭,那香味儿……啧啧,我在门外就闻到了。到底是城里姑娘,文化水平高,连做饭都比咱们讲究。”
徐秀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心里翻江倒海。
她今年已经二十多了,村里不少媒人来提亲,可对方不是大字不识的庄稼汉,就是公社里那些粗鲁的干部。
她是城里来的知青,怎么能一辈子困在这种地方?
如果能嫁给孟寻洲……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徐秀的心跳得更快了。
可是孟寻洲已经有妻子了,徐应怜那个看似柔弱实则精明的女人。
她咬着下唇,思绪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