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说无益,反而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卢俊义想到这里,连忙笑着解释道:“我和他们是朋友,我们是来此寻朋友的。”
就在这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身着朴素的渔家衣裳,眼神中透着几分机灵。
仔细地打量了卢俊义一番后,开口说道:“看客官您这气质和打扮,莫不是官府中人吧?”
卢俊义为人忠厚老实,不善于隐瞒。
便坦诚地回答道:“正是,我有十分要紧的事情找他们三人,众位兄弟,可有认识他们的?”
那小伙子听后,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我们不认识。”
说罢,便熟练地划着小船,向着江对岸驶去,很快便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之中。
卢俊义无奈地问了一圈,问遍了周围能有三十多位渔民,可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无人认识李俊、童威、童猛三人。
卢俊义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周侗身边,沮丧地说道:“师父,我问了这么多人,都没有人认识这李俊、童威、童猛三人,想来他们可能并不在此处。”
这时,蔡瑛儿抬眼望去,只见江边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酒楼,酒楼的招牌上写着三个大字——“浔阳楼”。
蔡瑛儿眼睛一亮,兴致勃勃地对周侗说道:“侗哥,我们去浔阳楼吃些晚饭吧,听闻这里的江鱼味道鲜美,远近闻名,我们正好尝尝这江鱼的独特风味如何?”
周侗听后,微微点头,笑着说道:“好啊,这江鱼与登州的海鱼相比,别有一番风味,我对那海鱼的味道总是有些吃不习惯。”于是,三人一边聊着,一边朝着“浔阳楼”走去。
刚一走进酒楼,热情的店小二便立刻迎了上来。
满脸堆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恭敬地说道:“三位客官,楼上还有雅致的雅座。
在楼上就座,不仅视野开阔,而且可以将这浔阳江上下十余里的美丽风景尽收眼底,让您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欣赏到如画的江景。”
蔡瑛儿一听,顿时来了兴致,连忙说道:“那就上二楼,找一个位置绝佳的雅座。”店小二闻言,连忙热情地将他们往二楼引去。
到了二楼的一处包房内,他们透过窗户向外望去,但见外面:
浔阳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