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道两侧,巡逻的卫队、匆匆而过的宫人,也都看到了这个不速之客。他们先是惊愕,随即便是深深的恐惧。没有人敢上前阻拦,也没有人敢大声喧哗,整个宫城仿佛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程宇那不急不缓的脚步声,在宽阔的宫道上回响。
就在程宇朝着含元殿方向走去时,迎面走来了一行人。
为首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着紫色官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一股洞察世事的智慧和温和。
他身后跟着几位同样是朝廷大员模样的人物,正一边走一边低声交谈着。
这位老者,正是刚刚致仕不久,却依旧深得李隆基器重和百姓爱戴的开元贤相——张九龄。
张九龄素来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原本已经在回家乡的路上,却又被李隆基召了回来。西市“仙人”之事,他自然也有所耳闻,并且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探究。
此刻,他正与几位同僚谈论着此事,分析着这位“仙人”的来历和目的。
突然,他看到了迎面走来的程宇。
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本人,但那超凡脱俗的气度和俊美绝伦的容貌,与坊间传闻的“西市仙人”形象瞬间重合。
张九龄心中一震,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他身后的几位官员也停下了脚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也露出了惊讶和警惕的神色。
程宇也看到了他们。
张九龄直视程宇,礼貌询问:“请问……阁下可是仙……人程宇?”
张九龄啊?!
程宇脑海里瞬间接了一句“能温席”。
大唐开元盛世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以诗文名扬天下,更以其正直敢谏、举贤任能而备受后人称颂。
他曾力主改革,推行开元新政,为大唐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他也是那个“一日杀三子”悲剧的亲历者,曾因劝谏李隆基疏远奸臣、亲近贤臣而触怒龙颜,最终被贬官离京。
在他看来,张九龄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士人。
出于对这位贤相的敬意,程宇停下了脚步。
“正是在下。敢问老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