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师曰:“欲识本来真面目,未生身处一轮月。”度师在这里用“未生身处一轮月”来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也就是生命的本质。月亮在夜空中明亮而纯净,象征着人的本性原本是清净、圆满的,就像未被污染的明月。在未出生之前,人的本性处于一种自然、纯真的状态,没有受到尘世的污染和干扰 。而当我们想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时,就需要回归到这种纯净的状态,去探寻生命的真谛 。
尹公曰:“太极有二理,自运行而言则曰时候。虽天地不外乎一息,自凝结而言则曰真种。虽一黍可包乎天地,宿蛰、归根、晏息、杳冥是为时侯太极。孕字、结实、交媾、结胎,是为真种太极。人能保完二极而无失,则可以长生不化,岂止尽年,令终而已哉。”
从运行的角度来说,太极体现为“时候”,即时间和节奏。天地万物的运行,大到宇宙星辰的运转,小到生命的呼吸,都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和节奏 ,都在这一息之间体现着太极的运行之理 。比如四季的更替、昼夜的变化,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节奏进行,这就是太极在时间维度上的展现 。
从凝结的角度来说,太极表现为“真种”。“真种”可理解为生命的种子、宇宙万物的核心。就像一颗小小的黍米,虽然微小,却蕴含着生长为参天大树的潜力,能包容天地的生机 。在自然界中,种子蕴含着生命的密码,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而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真种”则类似于人的先天元气、生命的根本,是生命繁衍和发展的基础 。
“宿蛰、归根、晏息、杳冥是为时侯太极”,比如动物的冬眠(宿蛰),是顺应天时的一种生命活动,在冬季万物潜藏,动物通过冬眠来保存能量、等待春天的到来,这体现了生命与时间节奏的协调,是太极运行的一种表现;“归根”就像树叶飘落归根,人老回归故土,是一种回归本源的状态,与太极的循环往复之理相通;“晏息”即安静地休息,人在夜晚睡眠休息,也是遵循着昼夜交替的时间规律,符合太极的运行;“杳冥”是一种幽深、寂静、无形的状态,类似于无极的状态,而从这种状态中又会孕育出太极的变化,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
“孕字、结实、交媾、结胎,是为真种太极”,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