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御史府后堂的檀木匣\"咔\"地打开。
杨御史的手指刚触到里面的密信,便如被火烫般缩回。
信纸上的朱砂印赫然是北戎狼旗,墨迹未干的字迹写着:\"八月十五,开雁门关,献三千粮\"
\"这这是刘宰相的私印!\"他猛地站起来,案上的茶盏\"砰\"地翻倒,茶水浸透了半张密信。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他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北戎犯边时,刘宰相力主\"避战求和\",原来早有勾结!
\"大人?\"书童掀帘进来,\"黄公公到了,说奉圣谕来问问您查案的进展。\"
杨御史深吸一口气,将密信重新锁进匣中。
黄公公最是见风使舵,若想让圣谕偏向,得先断了他的退路。
他整了整官服,迎出去时脸上已带了三分苦笑:\"公公来得正好,下官正为一事发愁——前日查到北戎细作,竟牵扯出牵扯出有人通敌卖国。\"
黄公公的胖脸立刻堆起笑:\"杨大人莫要吓咱家,这等大事得有确凿证据才好说。\"
\"证据自然有。\"杨御史拍了拍檀木匣,\"只是若真呈给陛下,怕是有人要连夜往棺材里塞银票了。
公公在宫里当差二十年,该知道陛下最恨什么。\"他顿了顿,\"最恨被人当傻子耍。\"
黄公公的笑容僵在脸上。
他望着杨御史眼底的冷光,突然想起上个月刘宰相送他的那箱南海珍珠——此刻倒像块烫山芋,硌得他后槽牙发酸:\"大人容咱家容咱家想想。\"
天牢里,苏师爷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他捏着狱卒的密报,指甲几乎戳穿纸页:\"那贱蹄子用茶水写字?
查!
给我把每个牢房的青石板都撬了!\"转头又对随从道:\"去御书房,就说麴云凰勾结狱卒,今夜要劫狱!\"
这一招果然奏效。
未时三刻,皇帝的朱批便到了天牢:\"着大理寺连夜审讯,务必问出同党。\"
\"大人,那女子关在丙字号。\"狱头哈着腰,\"小的们这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