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要查63年那一年往后的新进人口登记,包括新生儿也要查,怕是在找人。”
陆小芳愣了愣。
63年,不是陆临舟被捡来柳湾村的日子吗?
她之所以记得,是因为63年那年,是她出生的日子,就是他们俩同时来到柳湾村,这样的缘分,让她对这个数字更加记忆深刻了。
难道……是临舟哥的父母找来了?!
————
这时候正是晾晒的好时候,晒谷场的人陆陆续续占满了位置。
春苗嫂在旁边庆幸:“幸好我们来得早,要是晚点,就没位置晒了。”
林穗穗点头:“我们来的时间正好。”
两人晒好东西准备回去,隔壁王婶就挎着竹篮凑过来:“你们刚刚看到没有啊?好多人跟着族长村支书进来了!”
王大姐瞥她一眼:“看那阵仗像是来视察。”
“哪儿啊?说是省城来的人,视察不到我们柳湾村头上来!”王婶想了想:“哎哟喂,这阵仗莫不是省城来的招工队?去年省城水泥厂招工就这派头!”
“招工?”
一听这话,好几个婶子嫂子都凑了过来。
省城招工可不是年年都有的,去了省城,虽然不能常回来,但是挣的钱多。
如果自家男人去了,虽然两地分居,但是能挣不少钱回来。
几个婶子嫂子两眼都放光。
“那可以让我家男人去!报名,看看能不能试上!”
“我家的也去,到时候挣钱给家里花!”
春苗嫂撇了撇嘴,她家男人是个瘫子,她是享不了这福气了,转头看向林穗穗。
“招工要挑年轻力壮的吧?”春苗嫂对林穗穗说道:“要不你也去看看,招工的话先帮临舟占个名额!”
“她家傻子还躺着呢,怎么去啊?”王婶不屑地说。
春苗嫂翻了个白眼:“躺着是一时的事儿,醒了不就能去?”
她压低声音,眼角余光扫向村口:“穗穗,听春苗嫂的,先占个名额总没错!”
“您别忙活了春苗嫂。”林穗穗低头:“他……他身子骨弱。”
“弱个啥!”春苗嫂拍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