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王宫后,巴颂便纠结了一帮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巴颂率先开口道:“诸位,如今大明二十万大兵压境,绝不会如陛下想的那样,只要我们服软称臣,就会轻易休战。此次,我暹罗在劫难逃,我等还是要早做打算呀。毕竟对于我们这些臣子来说,为谁效忠不是效忠了?何必跟着陛下玉石俱焚了?若是我们帮助明军推翻那莱,或许我等以后就是这暹罗的主宰了。”一旁的大将军伊南出言道:“那依国相之意,我等该如何行事了?”巴颂思虑片刻道:“依我之见,如今还未开战,我们可先派人跟明军将领接触。表示我们是心向大明的,即便以后真跟明军打起来,也跟我们没关系。当然了伊南将军要尽量管好手下兵将,能不与明军发生冲突,就尽量不要打。”伊南认可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想起了什么,随即问道:“国相大人,我虽为大将军,但军队里领兵的将领,大多是陛下的亲信,我手里其实没多少兵。恐怕…”巴颂思虑片刻:“要不这样,你先派你信得过的人去跟明军接触,然后把你能调的动的兵,尽可能的调到后方,保存我们的实力。若是真到了那一天,我们便可以…”说完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听完巴颂的话,伊南又看向了其他的大臣,其他人也向他点了点头。随即伊南嗯了一声便转身走了。随后的几天里,边境上的一些部队便以各种理由开始调往阿瑜陀耶。
随着明军准备工作的就绪,张君明便开始了对暹罗的战争。由于暹罗是中南半岛的大国,而且他们还从尼德兰人那里买来了大量的火器,因此张君明并没有快速突进,而是稳扎稳打,步步蚕食。就在开战后的第五天,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