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绽,赵亚楠便踩着高跟鞋,推开了嘉和模具公司的玻璃门。这家初创企业比记忆里苏康的工作室大了一圈,楼下生产车间传来机器的嗡鸣,十余个工人正专注操作;楼上四五间办公室整齐排列,水泥地与白墙透着质朴的创业气息。
“欢迎加入!我是徐飞。”接待她的年轻经理笑容爽朗,眼中带着对新同事的期待。赵亚楠与他握手时,目光扫过开放式办公区的工位,恍惚间又看见多年前和苏康挤在狭小办公室熬夜改方案的光景。那时的热血与此刻的沉稳在记忆里交织,让她攥紧了手中的工牌。
“咱们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徐飞边引路边介绍,“老板主抓业务,我负责运营,你既是翻译,也是全能助理。”他指着隔壁伏案算账的女士,“财务张姐,再隔壁是跑外勤的老周,文员小陈负责杂务。”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映得赵亚楠笔记本上的记录熠熠生辉——从商务洽谈翻译,到对接海外订单,再到协助车间核对图纸,她要像颗钉子,牢牢钉在公司运转的每个环节。
当第一份英文报价单摆在桌上时,赵亚楠指尖划过键盘的动作行云流水。cad图纸上的参数与记忆中的模具设计知识悄然重合,她忽然意识到,无论是古代王府里的运筹帷幄,还是异世职场的摸爬滚打,都成了此刻游刃有余的底气。打印机吐出文件的瞬间,她望向窗外车水马龙的上海街道,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新的故事,正从这里开始。
这份工作恰似一柄精准的天平,既没有让人喘不过气的繁重,也并非轻松到无所事事。最让赵亚楠安心的,是公司提供的食宿保障,免去了异乡漂泊的后顾之忧。徐飞在入职时便郑重承诺,每一分加班时长都会化作清晰可见的加班费,这份透明与诚意,让她对未来多了几分踏实。
随着公司业务版图的扩张,日本客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徐飞得知赵亚楠精通日语,法语,韩语时,眼中瞬间亮起惊喜的光芒。这份意外之喜,不仅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合作窗口,也让赵亚楠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