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九江地区发生了骚乱。这些难民不知道是自发前往庐江郡,还是由王浩刻意安排的,然而对于李辰而言,无论如何都是积累利益的好机会。因此韩德辉立刻建议在皖县建立慈善庄以吸引难民投靠,至今已经有近千人到达皖县,并安置在流动难民营中。
但在十一月中旬,一匹快马奔驰至皖县,彻底打乱了李辰原本平静的生活。
在刺史府书房里,一名满身风尘的大汉弯腰向李辰行礼:“大人的提醒至关重要,我是张常公派遣来的特别信使,奉命汇报重大情报。”
张常?这可是那位前几日前来庐江郡宣读皇帝诏书的太监。那时李辰还特意送了不少礼物给他。
李辰语气低沉地询问道:“原来你是张公派来的使者,请问有什么事情需要传达?”
大汉毕恭毕敬地答道:“不是具体指令。只是张公让州牧大人提前做好准备——丞相王浩正计划册封州牧为后将军职位,一起接受朝廷号召征讨林超!”
\"后将军”
李辰心下一惊。这是何等毒计,摆明了是让历史重蹈覆辙啊。过去周全就是通过这个职位积累实力后逐渐消亡。
李辰摇了摇头,“凭我何德何能担当如此重任?烦请转达我的谢意,我立即上表认罪并将自行贬降为普通刺史。这后将军之职,万万受之有愧。”
那男子又补充说:“即便拒绝这一头衔,还有一件更重要的消息。有人将到此地接替您的管理位置。”
听到这里,李辰不由自主倒吸一口凉气。“什么人要来?”
那人缓缓回话,“朝中大员陈远,因为在许昌推崇阁下撰写的社会准则引发与丞相的矛盾。盛怒之下的丞相当即将其削官为庐江刺史,目前尚待返回京城后的正式命令公布执行。”
提到陈远这个名字,李辰心中咯噔一下,绝不可以让他涉足本地政务。此人虽然学术水平颇高、口碑极佳,却完全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事务。他对政治充满理想化的认知,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无法应对复杂的局面。
公元217年,当姜维袭击青州时,守卫部队损失惨重只剩数百名战士仍在战斗。箭矢密集如雨落下,城内敌军几乎兵刃相对,而陈远仍然安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