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在材料堆中挑选其他合适的材料,准备再次动手组装。
经过一番忙碌,很快,一个采用新材质制成的行李箱便新鲜出炉了。
李辰溪再次上前,伸手提起这个新行李箱,试了试手感,随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一丝失望:“这材料还是不行,硬度严重不足。
稍微用力一压,箱子表面就出现了裂痕,根本无法承受正常的使用强度,还得继续改进。”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孔工和李工二人不辞辛劳,陆续制作出了多个行李箱样品。
然而,这些样品始终未能达到李辰溪心中那近乎严苛的标准。
有的轮子转动起来磕磕绊绊,极不顺畅;有的轮子甚至在简单的测试中就轻易从箱体上脱落下来。
李辰溪心里十分清楚,此次的产品是要在广交会上展示给那些眼光极为挑剔的外商。
在这个国际舞台上,任何细微的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这不仅仅关乎产品的销售,更关乎国家的颜面,容不得半点疏忽,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孔工和李工同样深知此事的重大意义,尽管连续的失败让他们身心俱疲,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
二人相互对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执着,再次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行李箱的制作中。
经过长达几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做出了令李辰溪满意的行李箱框架。
李辰溪看着眼前的成果,心中满是欣慰,对二人说道:“孔工、李工,你们俩先休息一会儿吧。
接下来,我去找胡厂长,商量一下后续材料的事情。”
孔工和李工满脸疲惫,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听到李辰溪的话,两人无力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心想:可算能歇一歇了,本以为做个行李箱轻而易举,没想到竟如此耗费精力。
李辰溪走出车间,步伐匆匆,径直朝着胡厂长的办公室走去。
来到办公室门口,他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屋内传来胡厂长洪亮的声音。
李辰溪推开门,走了进去。
胡厂长看到是李辰溪,原本坐在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