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场长也是拍案叫绝,他夸唐淑婉:“小唐知青,你这个想法很好。”
“那这个农产品怎么推销?”
对于打广告这件事情,这个年头还没有这样的模式,对唐淑婉来说却是太熟悉了。
因为她前世在农业大学的时候,就跟报纸以及农业电视频道合作过怎么打广告。
唐淑婉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咱们农场水果丰收的时候,可以让陈晴写一篇关于果林丰收的文章,当然还要将农场知青摘果子的画面拍成照片,跟文章一块儿投稿发表。”
“还可以在文章里描写果子的口感,如何的甘美多汁,如何的清甜可口,可以在文章末尾附上联系方式,欢迎各地供销社,来农场订购果子。”
赵场长提出疑问:“可是,果子这种东西,不好保存,特别是荔枝,运输过程时间一长要折损大半。”
“特别是遇到了丰收的年份,哪个农场结的果子都多,很多果子被糟蹋了,还有一些好的果子,因为运输原因坏掉也是太可惜了。”
唐淑婉接话:“那如果遇到丰收年份,我们可以将大部分果子制成果干罐头甚至是果脯果酒,李成林老师来海岛农场前,是研究农业相关的专家,他手上掌握了烘制果干,以及制作罐头果脯果酒的法子。”
“包括甘蔗丰收后,如何炼制成糖,白砂糖,红糖块,李成林老师都知道一些。”
虽然李成林是董部长点名,可以适当用起来的人。
但农场这边还是不敢将步子迈得太大了。
鉴于苏长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可以开表彰大会,李副书记点名到李成林的时候,他们其实是犹豫纠结的,点名表彰农动改造人员,还是害怕承担应有的风险。
尽管,他们已经看到了李成林在育苗以及稼接果树方面做出的贡献。
现在听到唐淑婉说,李成林懂的不仅仅是养蜂,还有育苗及稼接果树,连怎么烘制果干,将果子制成罐头果脯果酒,甚至是如何将甘蔗炼制成糖,李成林全部都会,他们震惊了。
每年丰收的时候,农场烂掉的果子不少,没成想李成林是个宝藏,这个宝藏懂的东西,可以为农场避免很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