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红色液体被抽入血管中,随后顺着碎裂的脾脏的各个片段中迸射而出。
宛若喷泉。
岩本表情骤变。
这场景太过逼真,差点把他拉回了惊险的手术现场。
好在他很快稳定了下来。
随后,有条不紊地应用电凝尝试止血。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破裂口太大太多,根本找不到血管所在的位置,也难以实现封堵。
至于缝线缝扎止血,就更是不可能了。
在此等血流之下,术野乱七八糟,根本别想缝扎!
就算找对了止血的地方,湍急的失血也会瞬间冲垮缝线,抑或是发生滑脱……
总之,这种脾脏完全不具备缝合条件。
在尝试了三分钟后,岩本一咬牙,放下了手中器械,道:“这在临床上是不合理的脾破裂,太严重了,根本不可能止血成功!”
戴楠没有回应这句话。
而是取出了底部的容器,里面收集着刚才止血过程中从脾脏模型中喷涌出来的“血液”。
戴楠瞅了眼,道:“失血17l,也就是1700ml,岩本教授,这个病人若是落在你手里,可能已经死了。”
直到失血1700ml、三分钟结束,岩本也没有找到止血的办法。
大失血势头没有被遏制的迹象。
这一幕,让很多人都瞪大了眼睛,表情都十分凝重了。
他们之前只能从脾脏模型外观猜测、或许止血难度很高。
但岩本上手后,他们才真切地感受到是这种程度的脾破裂究竟有多难以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