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温婉在办公厅里看着网络上的马路视频。
    去围观新兵巡游的群众们纷纷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见到的场景。
    河洛别出心裁,以非遗表演的形式欢送新兵很快冲上了热搜。
    电脑屏幕的蓝光闪烁,温婉看着微博热搜榜实时跳动,河洛非遗送新兵话题像点燃的窜天猴,短短两小时便攀升至榜首,话题阅读量突破12亿。
    腾讯弹窗新闻、今日头条推送、天涯论坛热帖,这场发生在小城的仪式,正以裂变之势席卷整个网络世界。
    点开秒拍平台播放量破三百万的视频,三十六面鎏金大鼓在晨光中震颤,镜头扫过鼓手脖颈暴起的青筋,画外音传来围观大爷的惊呼:“这是失传多年的得胜鼓!我爷爷当年打鬼子时就听过!”
    弹幕瞬间被“鸡皮疙瘩”“老祖宗的东西活过来了”刷屏。
    更有眼尖的网友发现鼓面暗纹与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代战鼓如出一辙,考据帖迅速在豆瓣文化小组引发热议。
    “原来传统艺术可以这么燃!”微视上,id为“国风少年”的博主连夜剪辑了高跷穆桂英翻身的片段,搭配《好汉歌》remix版音乐,点赞量突破50万。
    评论区里,00后们激烈讨论:“比街舞帅多了”“建议纳入奥运会表演项目”。
    甚至有coser发起挑战,模仿踩高跷艺人的扮相,衍生话题非遗变装秀登上微视热榜。
    军事论坛“铁血社区”里,退伍老兵们集体破防。
    一位id为“南疆老枪”的用户留言:“当年我们走得静悄悄,现在的娃娃们踩着祖宗的鼓点出征,值了!”
    这条评论收获23万点赞,置顶热评写道:“看到新兵给大娘回礼那刻突然懂了,强军梦从来不是口号,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微信公众号“文化华国”连夜推送深度文章《当非遗鼓点敲响强军战歌》,分析这场仪式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文化。
    文章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后,引发全国文旅系统关注,苏市、安市等城市文旅局官微纷纷留言取经。
    百度指数显示,“河洛非遗送新兵”“河洛新兵欢送仪式”搜索量环比暴涨870,相关词条的百科页面在24小时内被编辑23次。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被师妹强推后,我觉醒了黄帝系统游戏入侵:抢男女主机缘会上瘾诶真龙下山,青梅竹马要嫁人?蝶梦飞花老婆改嫁杀父仇人后,我提刀上门开局天师,我在都市算命养家糊口拒绝精神内耗,平等创亖所有人带着空间养兽夫,恶雌成团宠了逆天改命鬼神老公,别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