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震怒,命天下各兵马即刻进京勤王,务必将流贼尽数歼灭,还大夏安稳。
赵德福闻言脸色巨变,催促李凌云快点发兵救援长安。
此时营州平州的兵马都还未到,李凌云手里只有榆关的这一万来人,且榆关粮草不丰,实在不适合大军开拔。
但赵德福坚持要榆关这里的将士先行启程,李凌云只好召集众将领议事,并于六月十八日率领五千士兵从榆关出发,一人一骑,向着长安前进。
安山已经撤军,榆关外的土地泛着黑红之色,阳光正烈,地上的血迹虽然已经被处理过,但大地依然散发着难闻的恶臭。
李凌云让人拿布条堵口鼻,快速带人冲过了这段路程。
出了榆关便是蓟州辖区,李凌云担心安山埋伏,便派出大量斥候去前方探路,并下令队伍放慢脚步。
随行的赵德福见状匆匆去找李凌云,问他为何放慢脚程。
李凌云将自己的担忧说了,赵德福却说不必为此担心。
他在给安山传旨前已经告诫对方,凡事以朝廷的安危为重,他和李凌云之间的矛盾可以暂且放下。
安山也已答应,在长安未脱离险境之前不与李凌云互斗,镇东军可经幽州等地去长安,他绝不阻拦。
李凌云见赵德福说的肯定,虽然心中依然担忧,却未再说什么,率领大军横穿蓟州,准备从隔壁檀州进入妫州,再从妫州南下长安。
如此虽然比直穿幽州多走了一点路,但危险程度却大大降低,避免了被安山包饺子的可能。
赵德福虽然不满李凌云绕道,但也明白他的担忧,并未说什么。
蓟州北部多山地,五千大军穿梭在山岭之间,仿若一条蜿蜒巨龙,见首不见尾。
大军战线拉的太长,李凌云怕遇偷袭,尽量放慢速度,让后方的人能跟上。
奈何赵德福催的紧,李凌云无法,只能稍稍提速。
大军翻山越岭行走三天,士兵还好,战马却要驮着粮草帐篷以及甲胄等物,早已力竭,再走下去怕是要口吐白沫了。
李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