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啊,” 我那浑厚的声音,在这黄昏的静谧中,宛如田埂边悠长的风铃,清脆且充满力量,“咱们立足于此,脚下踩着的是老祖宗一脚一脚夯实的黄土,眼前便是那等着咱大伙一同描绘的崭新画卷。茅山涡的明天,并非某一个人的黄粱美梦,而是咱全村老少心底最亮堂的希望之火。
咱们所做之事,恰似这即将落山的太阳下,那片金晃晃的庄稼地。每一粒谷种,都要拼尽全力往土里扎根,汲取着老天爷赐予的每一滴露水,以及咱们挥洒汗水换来的甘霖,方能在秋后收获那沉甸甸、喜洋洋的硕果。就如那‘守株待兔’的农夫,若只是坐等好运降临,而不付出辛勤劳作,又怎能有收获?咱们得明白,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让日子越过越好。
就说咱村东头的老李头吧,那张脸被日头晒得仿若熟透的柿子,笑起来眼角堆满褶子,藏着的是对土地比海还深的眷恋。此刻,他正扛着锄头,从地里归来,锄头把上还挂着几株刚薅下的杂草。他干起活来,那叫一个认真,手上的老茧厚得能磨刀,走起路来,两脚生风,仿若年轻小伙子一般有力。见大家围在此处,他把锄头往地上一撂,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笑着说道:“咱这把老骨头,还能跟着大伙再干几年,把咱村整治得更好!”
再瞧村西头的张婶,她细皮嫩肉的,可干起农活来,丝毫不含糊。头上顶着块旧头巾,遮不住那双灵动的眼眸,其中闪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刚从菜园子里摘完菜回来,手里提着个竹篮子,里头装满了水灵灵的青菜。她说话轻声细语,可一到田里,手上的活计麻利得如同风,细心得能数清每颗稻穗上的谷粒。她将篮子放在一旁,擦了擦手,也凑过来倾听,嘴里念叨着:“盼着咱村越来越好,孩子们也能有个好前程。”
还有咱们的小柱子,别看这小子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皮肤晒得黑黝黝的,笑起来露出两排白牙,恰似夜里闪烁的星星般耀眼。他总爱跟在老李头身后,学着大人的模样,一锄头一锄头地刨着希望,眼里有光,心中有火,想着终有一日要让这茅山涡变成金窝窝。此刻,他正蹲在地上,用根树枝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