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灵均笑笑,又指着南山伐木中的百姓:“待他们将朝凤山的密林,全部伐掉,我会让他们将那座荒山改造成梯田。我的青砖便是为了筑堤坝而生的,而土水泥也即将量产。届时,梯田可储水,荒山也能垦成良田。”
“同时,所有木材和竹材,将被用来造纸。”他神秘兮兮地一笑,“不瞒你说,我正在研究全新的造纸术,将来要夺取齐国钱家的垄断宣纸生意。”
孔侑大为震惊:“这您也做得到?”
“小事一桩,我已洞悉造纸原理,只需优化工艺即可。”许灵均摆摆手,“你只需拭目以待。”
“……是。”
许灵均鸟瞰三山,又指着老龙山道:“我准备在那里大规模制造土窑,烧制青砖、粗陶和玻璃,以及将煤炭制成焦炭。因为老龙山土质很差,不适合耕种,但有很多适合烧制陶器与瓷器的黏土。”
“焦炭为何物?”孔侑迷惑。
许灵均随口道:“你可以理解为一种能将炉温加热到更高的燃料。对于炼制钢铁,一般来说温度越高,越能炼出杂质,制造出更坚固的钢材。未来,我们荡虎山的高品质武器,就将从老龙山的钢铁高炉中诞生。”
孔侑越听越觉得震撼,许灵均计划缜密,高屋建瓴,将荡虎山、朝凤山和老龙山规划得明明白白,俨然是一个农业生产区和工业复合区。
“而那些。”许灵均指着峡谷中反射日光,显得格外刺眼的玻璃大棚,微微一笑,“就将是我们炎黄子孙小农种植的巅峰——精耕细作的大棚种植!”
他带着自豪的口吻介绍:“玻璃大棚都统一修筑了水渠,可以一起引水灌溉,大大提高了对旱灾的抗性;鉴于有玻璃密封,害虫极难入侵,因此能免疫蝗灾,也基本不怕虫害;而且因为所有灌溉都可控,能够靠玻璃抵御暴雨,更不可能受涝灾。”
“旱、涝、蝗,三灾俱免疫,且一年四季都能种田,再也不怕老天爷捣乱。”许灵均眸光灼灼,“孔侑先生,您认为玻璃大棚是否好用?”
孔侑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您,诚然该被封为农圣,配享太庙,与神农、伏羲、黄帝、孔孟等并列。”
许灵均笑着摆摆手:“接下来,我们荡虎山又将有很多项目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