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大太阳,元明拒绝。
“我在海城谁都不认识,怎么跑?我不回去,也不去跑业务,就跟着你们走。”
那架势,仿佛他才是厂长。司机看看他,继而转头看看赵清隼,眼里都是同情。
元明真抖起来了,以前对赵厂长那叫一个点头哈腰,溜须拍马,言听计从。自从他姐夫去了市委组织部,气焰是一天比一天嚣张,连厂长都安排不了他。
厂里养着这么一尊活菩萨,也是够闹心的。
偏偏他还是供销科长,在其位,不谋其政。工资照拿,活不干,谁能拿他怎么着。
李青香看出来了,赵清隼也拿元明没辙,元明的确是跟来捣乱的。他是供销科长,他不去跑业务谁去跑?
但这是人家服装厂的事,她懒得理会。有车回去她就回去,没车就再等等,来都来了,带着三孩子在海城走走看看也没啥。
上辈子没来过,这辈子弥补自己也不错。
只是眼下的海城没有后世繁华,到处都是灰扑扑的,宽敞的马路也没几条。再过十来年,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变化很大。
“你要跟我们走也行,站在一旁别说话,就守外围。”
赵清隼不指望元明给厂里跑销售,更不希望他多嘴多舌,坏了好事,提前说明白,算是给他一个警告。
要是不听,他回去直接开会严重批评,撤职。
厂里的供销科长,必须配合他把厂里的业务做好,做不好,换有能力的人来。
元明眼睛眯了眯,没说话。
王思仓最终没有提前离开,跟着赵清隼一起,开车去了百货公司对面的马路上摆摊。
期间,赵清隼还去银行把一万块钱存了起来,李青香的建议很好,谁也不知道会在海城待多久,拿着那么多钱实在不安全。
万一不小心丢了,他赔不起。那可是工人们的工资,还有要给纺织厂布匹的回款。
喇叭裤摆在显眼的位置,不少买菜的老太太走过来问价格。
听说要三十块,都觉得贵,扭头走了。
一个上午零零散散卖出去两三条,中午下班,一群骑着自行车的年轻姑娘路过,看到裤子,个个眼睛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