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是急子的生日,公子寿摆酒为他庆贺,公子朔也一同赴宴。席间,急子与公子寿交谈甚欢,公子朔插不上话,便借口生病提前离开了。他径直跑到母亲齐姜面前,双眼流泪,编造了一个大谎言,哭诉道:“孩儿好心和自己的哥哥一起给急子祝寿,急子喝酒喝到半醉时,在玩笑中竟然叫孩儿‘儿子’。孩儿心中不服,说了他几句。他却说:‘你母亲原本就是我的妻子,你叫我父亲,也是理所当然。’孩儿还想再开口,他就挥舞着手臂要打我。多亏自己的哥哥劝阻,孩儿才逃席跑了回来。孩儿受了这么大的侮辱,希望母亲告诉父亲,为孩儿做主!” 齐姜信以为真。等宣公入宫后,她便呜呜咽咽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宣公,还添油加醋地说:“他还想玷污我,说:‘我母亲夷姜,原本是父亲的庶母,尚且被收纳为妻。何况你母亲原本是我的旧妻,父亲只不过是暂时借用,早晚要把卫国江山连同你母亲一起还给我。’” 宣公召来公子寿询问,寿回答说:“根本没有这回事。” 宣公半信半疑,只是派内侍传旨责备夷姜,说她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儿子。夷姜心中充满怨气,无处申诉,最终上吊自杀。髯翁写诗感叹道:“父妾如何与子通?聚麀传笑卫淫风。夷姜此日投缳晚,何似当初守节终!”
急子悲痛地思念母亲,又担心父亲责怪,只能暗自哭泣。公子朔又与齐姜一起诋毁急子,说他因为生母死于非命,口出怨言,日后还要让他们母子偿命。宣公原本并不相信这些话,但禁不住嫉妒的妾室和心怀叵测的儿子日夜在耳边挑拨,一定要宣公杀掉急子,以绝后患,宣公最终不得不听从。但他反复思量,始终觉得没有合适的理由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