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担心理解错误的李海益,还用西游幻镜给自己卜了一卦。
结果是:“未济”
“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这下,李海益算是彻底老实了。
安安分分的,就在山中,当挑水的挑夫,当了九年。
期间,李海益挑水三年,樵夫来见李海益,问道:
“拜山学法,机会已至,何不求法?”
李海益断枝取象,摆火水未济卦象,道:
“功不足,缸不满,进则乱法。”
樵夫笑道:“你就不怕,聪明反被聪明误?需知,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么多师兄弟,哪个不是先学旁门,再求正法,独你不同?”
李海益大摇其头:
“前辈说笑了,真道在前,余道皆是杂念,修来无用,污浊智慧,反受其害。”
樵夫听后,不再劝,转身走了。
又过了三年,银衣童子来问:
“海益师兄,六年过去,其他师兄都修行有成,飞天遁地了,你怎么这般不求上进啊?”
李海益笑着给银衣童子打了一碗水,然后道:
“他们飞天遁地,有飞天遁地的精彩,我挑水扫地,有挑水扫地的妙处,都是智慧,哪分高低!”
说罢,银衣童子将碗中水一饮而尽,然后走了。
又三年,金衣童子来见李海益,却并未劝告,而是说道:
“海益,祖师叫你!”
李海益闻言,九年磨砺,他早已宠辱不惊,将手中挑来的水,小心的灌入水缸,然后整理好衣服,跟着金衣童子前去见祖师。
“拜见祖师!”
李海益恭敬拜倒。
菩提祖师背身站定,头也不回的问道:
“海益啊,你来我方寸山,几年了?”
李海益毫不犹豫的道:
“春去冬来,已有九个春秋!”
“九年了,你不见外客,专心挑水,可有所得?”
李海益点头:
“红尘不扰,心清净;
因缘不兴,智慧成。”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