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们绝非有意冒犯,只是……”一位老臣颤抖着声音,试图缓和紧张的气氛,“国师的职责乃是辅佐陛下,守护国家的安宁。一旦陷入情网,难免会分散精力,甚至对国家大事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着实忧心……”
李滢猛地打断了他的话,声音如寒冰般冷冽:“忧心?你们忧心的并非国家的安危,而是你们自身的权位和利益!皇煜为国家所做的一切,你们视若无睹;他为了百姓不惜以身犯险,你们却将他视作不祥之兆!”
她的目光转向皇煜,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与坚定。那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任,仿佛在告诉他,无论外界如何评说,她都会坚定地站在他身旁。皇煜静静地站在李滢身边,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支持与信任。他轻声说道:“女皇,我知晓。国家和百姓的福祉才是最为重要的,我的感情绝不会影响我履行职责。我将一如既往地为国家效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滢微微颔首,她转身面对朝堂上的大臣们,声音中蕴含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之事,就此作罢。本皇会慎重考虑皇煜进入后宫的事宜,但在此之前,本皇期望你们能将心思专注于解决国家的实际问题,而非在此处无端指责!”她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每一个大臣的心灵,让他们不禁为之一震。
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虽然仍有不满,但在李滢那威严的目光注视下,他们都不敢再轻易开口。朝堂上原本紧张的气氛,也在李滢的沉默中逐渐缓和下来。然而,李滢心里很清楚,这场看似平息的斗争,其实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御书房的书桌上,李滢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沉思着。她知道,要让皇煜顺利进入后宫,就必须找到一个既能安抚那些心怀不满的大臣们,又能维护皇煜尊严的万全之策。
李滢缓缓地翻开一本古老的典籍,希望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灵感。书页在她的手中轻轻翻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她的目光扫过一行行文字,仔细琢磨着其中的含义。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李滢抬起头,看见傅京墨正站在门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滢姐,”傅京墨轻声说道,“你真的打算让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