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前,一名年长女官已在等候:\"林姑娘,太后等您多时了。\"
殿内,太后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面前的小几上摆着那个熟悉的汤碗。令林乔惊讶的是,陆寻也在场,站在一旁,表情严肃。
\"来了。\"太后抬眼,示意林乔走近,\"这道"翡翠白玉羹"是你亲手做的?\"
\"回太后,是民女亲手所做。\"林乔恭敬地回答。
太后用勺子轻轻搅动汤羹:\"味道很特别。与天放做的几乎一样,却又有些不同。\"她直视林乔,\"你在原配方上加了什么?\"
林乔心头一跳。她确实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在最后关头加入了一滴柠檬汁,这是现代烹饪中提鲜的小技巧。
\"民女加了一滴柠檬汁。\"她老实承认,\"这样能保持汤色清澈,也能提升鲜味。\"
出乎意料的是,太后竟然笑了:\"聪明。先皇也喜欢这么吃,总说酸味能让鲜味更上一层楼。\"她的目光变得悠远,\"天放当年坚决反对,认为违背传统没想到他的女儿倒是与先皇想到一处去了。\"
林乔松了口气,却听太后继续道:\"你知道这道汤的真正含义吗?\"
\"父亲笔记中说,这是他与先皇共同研制的药膳,内含治国安邦之理。\"林乔谨慎地回答。
太后点点头,示意女官和侍卫都退下。等殿内只剩他们三人时,她才缓缓开口:
\""翡翠"代表士人,应当清高在上;"白玉"象征百姓,是国之根基;中间清澈的汤水,好比公正的法律和制度;底层的火腿和荸荠,则是农工商各安其位。\"太后轻抚汤碗,\"这是先皇理想中的国家秩序。\"
林乔恍然大悟。难怪父亲如此重视这道看似简单的汤品,它竟然是先皇政治理念的具象化!
\"十年前,先皇正准备推行一系列改革。\"太后的声音低沉下来,\"其中包括减轻赋税、整顿吏治、兴办学校可惜,天不假年。\"她看向林乔,\"你父亲是天放,应当知道更多。\"
林乔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