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苏辙看着手中被批复好的文书不明所以。
“奇怪哪里奇怪了我看看。”苏轼一把夺走,别说,还真有些古怪。
“这字迹,好陌生啊。”
苏辙:“会不会是扶苏公子的字迹”
苏轼摇摇头,“扶苏的字迹我认得,不是这种。”
“那是孔星”
“他字没这么端正。”
“也不是他那还能是谁总不能是始皇帝陛下把所有的文书政务外包出去了吧”
苏辙想了想,觉得很有可能。
毕竟如今被扣在大秦的皇帝就不止一位,而大秦,素来不养闲人。
纵使是告老还乡之人,也会多多少少的安排点差事做。
“哦对了,这几天我要出趟远门,短时间内回不来。”
“你又被贬了”
苏轼:(`へ′)
听听,这说的是什么话,什么叫又
我来大秦后一直安分守己的好不好!
“不是被贬,是出公差,游猎,顺带剿点山匪。”
苏辙松了口气,不是被贬就好。只要自家老哥安分点,那就比什么都强。
只是,大秦现在还有山匪的吗
以前那是日子不好,吃不饱穿不暖,迫不得已为匪。再者就是犯了法,又不想受刑入狱的,才会走那条路。
可如今哪来的匪就是有,也早因各地学宫兵家学子的期末考核被消灭掉了。
说起兵家学子的期末考核,就不得不提一下王翦,这种独特的期末考核方式就是由他提出的。他说那些学子必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者,需要实战历练。可直接上战场又不大合适,好在有山匪,可以拿来练手。
而事实证明,王翦的提议十分有效。
苏轼:“大秦南边啊,那新收的百越疆土,可还有不少匪哩!”
新域开拓,必留驻军以镇,防暴乱。
这是一笔并不怎么划算的买卖。
驻守的大军多了,大秦继续往外扩张必受影响,可驻守的少了,又难以镇压。百越虽归秦土,可就像昔日六国归秦一般,总会有不服的,想谋反复国之人。
好在,这些人总归只是少数,只需隔绝其民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