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儿在旁眼眉一挑,笑道:“这几年功夫,颦儿出落的越发好了,说话也是斯文有礼,一看便知道是读过书的。我听人说,林妹妹做诗写词,比宝玉还要好的多呢。”
黛玉秀眉微皱,说道:“嫂子别听人浑说……也别用颦儿相称,那是宝玉小时不懂事浑说的,岂可当真?”
黛玉说的很认真。
原本,刚到荣国府时,就被宝玉问是否有字。
黛玉当时才多大?
听说黛玉无字,宝玉就替黛玉起了“颦颦”二字为表字。
这当然是胡闹。
但多年下来,不少人当真了,真以颦儿相称。
原本黛玉没觉得有什么。
但近来越来越反感。
有人说一次,她便提醒一次。
女子未嫁从父,取字也是父执辈赐下。
出嫁从夫,要取字也是丈夫取或是丈夫同意。
比如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这个号就是嫁给赵明诚后,写的诗词冠以此号。
就算是清照二字,也多半是号。
古之女子闺名,小字,都只有亲近之人才知道。
宝玉非父执辈,只是表兄,岂有替黛玉取字之理。
凤姐没想到黛玉上来就不假辞色。
接下来的话倒是不好说了。
贾母也是突然心神不宁。
原本笃定的事,现在看来要有变化了。
怎么突然一下子,黛玉和宝玉就生分成这样?
“玉儿,这里只有老婆子和你琏二嫂子,老婆子是你外祖母,视你为亲孙女一般,现在外祖母有个想法,想把你彻底留在荣国府,你看怎么样?”
贾母不敢想,索性就不多想。
直接图穷匕见。
黛玉眼眸深处藏匿着怒气。
哪有这样的?
这个时代,可没有这种规矩。
不对人父母,直接对女孩子询问亲事。
哪怕是外祖母,也是要在林如海不在了,才有主持黛玉婚事的资格。
现在贾母都不行!
黛玉眼波闪烁,低头道:“恕玉儿不知外祖母何意?”
贾母有些气苦。
自己话都说的这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