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是仁济医院。消毒水的气味弥漫在走廊里,院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医者仁心\"的书法作品。\"患者的基因数据、诊疗记录,任何泄露都是灾难。\"院长摩挲着茶杯,杯沿已经磨出了岁月的痕迹,\"但医疗系统的特殊性\"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窗台上的绿萝垂着蔫黄的叶子,仿佛也在诉说着信息安全的沉重压力。
\"我们专门开发了医疗级加密模块。\"陆琛展开平板电脑,展示着获得fda认证的安全协议,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在院长眼中显得陌生而复杂。\"所有生物识别数据采用同态加密处理,即使数据库被入侵,黑客看到的也只是乱码。\"他调出医院信息系统的模拟界面,当伪造的虹膜信息试图登录,系统不仅阻断访问,还自动触发了三级防护机制。演示过程中,他特意放慢语速,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被理解。但院长依然不时打断,提出尖锐的问题。
苏瑶补充道:\"我们可以先从vip病房的门禁系统开始试点,既降低风险,又能直观看到效果。\"窗外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尖锐的声响穿透玻璃,让会议室的气氛更加紧张。院长凝视着演示画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上的裂纹,最终点了点头。离开医院时,天色已晚,苏瑶看着医院大楼外闪烁的霓虹,突然说:\"想象一下,以后这些数据都能被安全保护,感觉很有意义。\"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想起在研发过程中,他们曾收到过患者家属关于信息泄露的求助邮件。
随着推广的深入,质疑声从未间断。在政务大厅的演示现场,一位老工程师皱着眉头:\"传统密码学用了几十年都没问题,新技术反而可能带来未知风险。\"他的话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现场气氛变得凝重起来。人群中有人开始窃窃私语,投来不信任的目光。
陆琛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播放了一段暗网交易视频:\"上个月,某城市政务系统因生物识别漏洞,导致数十万居民信息被贩卖。\"视频中,闪烁的屏幕上滚动着大量个人信息,背景音是黑客得意的笑声。他调出技术的防御日志,\"我们的系统能实时监测异常行为模式,比如同一指纹在不同地点高频使用,就会自动启动二次验证。\"视频中,暗网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