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洛人豪暂时收了心中怒火,对毛轩道:“先生,如蒙朝廷不弃,天道军自当为朝廷剿匪除害,以彰招安归附之心。”
“将军高义,”毛轩见洛人豪慨然应允,兴奋异常,自作主张道:“将军,战机不可失,请容我速奔镇南城,禀明御史,给您争一个讨寇将军的头衔。如此,天道军出征,便有了朝廷的名分。”
毛轩于三言两语之间,便解决了天道军复仇与招安之间的矛盾,让流寇火并变成了为朝廷讨贼,使人不禁对这个文弱官吏刮目相看。
尤其是项人尔,本以为毛轩不过寻常守成官吏,充其量不过多些胆识罢了,现如今才知道,此人不仅有胆识,胸中还颇有一些韬略。
可项人尔身居锦衣之职,对官场之上的变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为求万全,他还是多嘴问了一句:“毛大人,你若去了镇南城,中间来回光景,天道军中并无朝中之人看顾,若遇官军剿匪,与天道军自相冲突,恐生无端变故。”
毛轩看了一眼项人尔,伸出手,指向了他,道:“你不就是朝中之人吗?”
说罢,还不忘面对洛人豪,补上一句:“将军,我去镇南城的光景,可请项人尔项大人做天道军监军,以彰显天道军乃朝廷军马之事实。”
经过酒宴阔谈,洛人豪对项人尔的人品武功有了一定了解,二人又有同门之谊,自不推辞,转而问道:“师弟意下如何?”
彼时,项人尔正看着毛轩,认真的审视这个边城名不见经传的小吏,心中暗叹道:“不简单,着实不简单。”
直到听到洛人豪的问话,他才回过神来,慨然道:“项人尔义不容辞。只是我妻子诗诗和我带来的少年张博文尚在此处,烦请毛大人将他们一并带入城中,好生安置。待战事了结,我再去接他们。”
毛轩听项人尔托付,满口答应。
见大事已定,毛轩又转向洛人豪,道:“事不宜迟,迟恐生变,将军既已决心对敌,宜速速调兵备战,再借我快马一匹,好叫我速去镇南城。”
洛人豪大手一挥,吩咐左右:“来人,点快马一匹,车马一架,选护卫十人,送毛轩先生及张博文、李姑娘去镇南城中。”
“得令!”
左右护卫拱手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