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清气分热,膏知粳草四般列。
阳明白虎辨分明,热渴汗洪四大征。
若逢热厥假寒象,尤须细审舌脉情。
更晓佐使深意存,护胃存津妙法生。\"
林间萤火忽聚忽散,恍如万千药性在山川经络间流转。而白虎汤的君臣佐使之道,正在这永不止息的阴阳交替中,守护着人间寒热平衡的天道轮回。
————————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石膏碎,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米熟汤成,温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证治机理】本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为清气分热盛法的代表方剂。上述二证皆因里热炽盛,充斥内外所致。里热炽盛,则壮热面赤而恶热;热灼津伤,则烦渴引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多;热盛于经,则脉洪大有力。里热炽盛,充斥内外,邪既离表,故不可发汗;尚未致腑实,不宜攻下;热盛津伤,不宜苦寒直折,法当清热生津。
【方解】生石膏辛甘大寒,入气分(肺、胃经),内清外透,既可清气分大热,生津止渴,又可透热除烦,重用为君。吴鞠通《温病条辨》有“白虎本为大热出表”之说。知母苦寒而滋润,既助石膏清泄肺胃之热,又滋阴润燥生津,救已伤之阴津,用以为臣。君臣相须为用,既清胃热又养阴津。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并防石膏大寒伤中;又炙甘草调和诸药,兼作使药。本方为治疗伤寒阳明经证,或温病气分热盛证之基础方。
【配伍特点】重用辛寒清气,伍以苦寒质润,少佐甘温和中,则清不伤阴,寒不伤中。
【方歌】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舌生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