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北桓居然嚣张到如此地步,在还没将两国赌约履行之前,居然直接派兵攻打京都。
这一刻,纵然是那些主张议和的大臣,也都愤怒到了极点。
“简直无耻至极!这北桓真以为我大康都是软蛋吗?竟然兵临城下,简直欺我大康无人。”
一名军中武将,当即暴怒,两眼瞪得犹如铜铃一般大小。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陛下,北桓如此不讲道理,我大康何必退让,战便是了!”
“不错!五座城池不肯归还也就算了,居然还敢率先发兵,这北桓灭我大康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之前主和的那些人呢?你们看看这北桓是如何对待我大康的?你们这些人就该被打入天牢。”
“陛下,末将愿带军应战,不胜不归。”
“……”
北桓大军如同是一剂兴奋剂,彻底地唤起了大康群臣骨子里的战意。
龙椅之上的太和帝,脸色铁青,目中有怒火燃烧。
搭在龙椅鎏金扶手上的手掌死死紧握,指节泛白,沉声道:
“既然北桓一意孤行,我大康岂有继续退让之理?”
“陛下,三思啊!”
可就在这时,首辅张骇之忽然高喊了一声:
“陛下,北桓背信弃义在先,兵临城下在后,的确为天下人所不耻。”
“可也正是如此,反而能更反映出北桓此时的真实战力,若非北桓早已做好准备,又岂敢如此冒进?”
“如果我大康此时因为意气之争而开战,岂不是正中北桓圈套?”
张骇之此话一出,其他本就主和的大臣此时一个个也都反应了过来。
“不错,首辅大人所言极是,刚才是我等太过激动了。”
有大臣立刻附和道:“陛下,北桓越是有恃无恐,大康反而越不能与之开战,这其中必然有诈。”
“所谓君子不逞匹夫之勇,此时就算一时屈辱忍让,也好过贸然开战。”
“陛下,臣以为此战还需多加观察和试探,若北桓只是虚张声势,我大康随时可以反击,可若是设有圈套,却是对我大康极为不利。”
兵部尚书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