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改造理念也不是胡乱拆解,而是去掉不必要的支架、摇臂等,只保留转轴等核心部件,其他零件能用木头仿造就不用铁的。
刘子魁无条件支持他工作,去各村和部队投递报纸时顺便寻找木匠师傅收集硬木材料,还真带了几个能工巧匠回来。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些老师傅凑头研究了铅印机的工作原理,又嘬着烟袋锅子讨论了一番,很快就甩开膀子分头干起来。
还别说,他们各自负责仿造一两个零件,做的时候谁都没吭声,拿出成品一组装居然严丝合缝,这手艺真叫人叹为观止。
经过他们改造的轻便印刷机一共7个大部件,最重的一个只有5公斤,组装后的体积才提箱那么大,总重30多公斤。
最关键的是拆卸和装配都非常方便,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每人背上一个部件就可翻山越岭。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只需借一张平整的桌子,几分钟时间拼装完成就能够开展印刷作业。
王茂生抱着这台简易机器如获至宝,当即安排大家继续写稿,继续出报。
考虑到人手有限,写作水平参差不齐他决定只继续出版游击报,但平时7天出一期的报纸要改为日刊,每天凌晨5点之前准时印刷出版,争取在当天送达各处。
在这个鬼子大兵压境,根据地遭到史无前例的大扫荡时刻,他要把这份报纸,做成一面不倒的文化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