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国的使团还未到来之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这新成立的商务署配置人员了。
御书房中,苏落把商务署日后的工作职责都罗列了出来,而左相和国造局的几位大人却纷纷犯起了头疼。
李尚书是现任的户部尚书,又兼顾国造局的事务,如果再由李尚书来兼挑商务署的话,工作上势必会有顾全不到的时候。
可是,现下又没有合适的人选。这一时间着实让大家都犯了难。
忽然,李尚书的神情像是想起什么似的。
立即道:“皇上,我记得,前阵子京城元宵诗会的时候,左相家的大公子不仅诗词异常超群,且能言善辩,品行那更是京城人人赞颂的啊。诸位大人还记得吗?他曾经可还是被先帝召至太极殿当着众朝臣的面赞誉过的大才子呢。”
此话一出,各位大人似乎也才想起当年是有这么一回事。
李尚书转而又看向左相道:“左相,你家大公子这是学成归来了吧?我犹记得,他离京拜学应该也有七、八载了吧?”
听李尚书这么一提起,自己也不好再推脱。左相只好应承道:“是的,难为李尚书还曾记得小儿。犬子不才,如今已是学成归来。”
听左相这么一说,赵尚书也才敢确定自己近来所听说的是真的。
“早就听闻令公子才华出众,没想到竟是如此的惊才绝艳,左相,有令郎如此,真是令我等羡煞啊。”
“赵尚书过誉了。”左相朝赵尚书微行礼道。
四下,各位大人便纷纷议论起这位年少才华就冠绝京城的少年郎来,各自赞叹不已。
苏落这才知,原来自己的这位大哥竟是这么的深藏不露啊。
坐在上位的李宸,看着各位大人都对左相家的公子评价如此的高,不禁回想起当年他意气风发、高谈阔论的样子。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碍于左相和苏落的身份又不便直接让他入朝,思量下便心生一计。
清了清嗓子道:“既然各位大人对左相家的公子都如此的看重,为了公平起见,不如咱们就举行一场春日宴,邀请各方才子经邦论道如何?凡是我庆国有才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