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在中军帅旗下目睹了阿玉的阵亡,战后挥泪写下了一首流传后世的名篇《悼阿玉将军》:
烽火弥天战鼓催,
巾帼赴难志如雷。
铳枪化作龙泉剑,
力抗凶敌势若魁。
冷箭无情穿秀目,
香魂一缕赴泉台。
山河同泣英名在,
浩气长存映九垓。
李明在指挥舱中得知这个噩耗后,悲痛不已。他双眼通红,拳头紧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战场上的厮杀声仿佛都已远去,此刻他的心中唯有对阿玉的痛惜与悲愤。但战事紧迫,他强忍着悲痛,继续指挥着部队打退敌人的进攻,心中暗暗发誓,定要为阿玉报仇雪恨。
就这样,双方从早上一直激战到傍晚。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渐渐变黑,战场被一片灰暗笼罩。只见战场上,起义军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鲜血将土地染得殷红,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场景悲壮惨烈到了极点。洪承畴伫立在阵中,面色沉重,他粗略估算了一番,仅仅这一天的激烈拼杀,歼灭的流寇至少有两万人以上。这惨烈的战果,让他心中掀不起丝毫的喜悦感,有的只是对明日的担忧。督标营的官兵也似乎是杀人杀的太累了,对遍地流寇的脑袋已经失去了兴趣,没有一个上去砍下来报功的,都在默默的啃着饼子喝着水,抓紧这难得的休息时间补充下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