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也十分清楚缘由,因为那位晏相逢人便说他下月初九要成婚,邀请那人来参加婚宴。
不多时,几乎满朝官员都收到了请帖,虽然犯怵,但他毕竟是权倾朝野的当朝宰相,不得不欣然应邀。
而他们通过请帖也知道了那位传得神乎其神的“妖女”之名——阿怜。
无姓,只有一个名,那定然不是什么高门贵女。
他们越发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美人,竟然能把晏相这种狠人迷得神魂颠倒,还能改变他的性子。
那日荒郊野外行刺之事,他们也有所耳闻,京城众说纷纭,多是谈论“妖女舍命救晏相,晏相冲冠一怒为红颜,杀尽数名刺客”之事。
原本京人对这一对持嘲讽态度,妖女惑奸相,肯定并非真心,大家乐见其闻。
可因为这事,京人感叹“妖女”竟然如此情深义重,反而不再嘲讽她红颜祸水,怜爱她貌美又情深。
甚至因着这层缘由,晏惊鹤这个奸相名声都好许多。
风月情事总是更打动人心,只有少数人在讨论,刺客的幕后之手究竟是谁?
很难猜。
因为范围太大。
晏惊鹤这个奸相恶贯满盈,可以说是人嫌狗厌,上到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对他恨之入骨。
刺杀之事时有发生,根本无法推定是谁。
官员私底下也在互相打听,可均无果。
暮春的宫墙内飘着细碎的柳絮,紫宸殿外的汉白玉石阶上,刚刚下朝的官员们袍角被风掀起涟漪。
城阳侯攥着象牙笏板的手渗出冷汗,耳边回荡着同僚的窃窃私语。
“侯爷,你觉得是何人安排的那波刺客?”
忽然被身边好友这么一问,城阳侯浑身一颤,强颜欢笑:“本侯怎会知啊,不是说那刺客并未招供吗?”
好友若有所思点头:“那刺客只说是他‘替天行道’,奸相本要将刺客带回府中严刑拷打,后来因为妖女被刺伤,奸相大发雷霆,这才直接那群刺客斩杀殆尽,想来应该无法得知那幕后之人了。”
“如此甚好。”城阳侯如释重负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