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关于解海收商税的?”
“还有那林豪的确是为咱洪武朝出计甚多的大臣,也是咱特别关照的大才,”
“小孙子,你快把知道的信息详细道来。”朱元璋眉头微挑,语含期盼。
原本听到朱由检连续回答说没有林豪和解海的相关消息时,
他已经做好今日失望而回的打算,
甚至还怀疑,
通过后世,去验证政策正确与否法子的可行性。
可朱载垕这位“新来”的子孙皇帝,
却给他“小惊喜”,
听到太祖爷朱元璋,和善地叫自己“小孙子”,
朱载垕缓了一口气,心中的畏惧稍稍减轻,
想要博到祖宗的好感,还是得体现自己的价值才是,
“禀太祖爷,”
“臣孙登基之后,立志向您学习,想振兴社稷,但苦于朝廷财政不足,”
“广泛听取了朝野意见之后,决定解除海禁,放开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去南洋、西洋做贸易,”
“通过收取商税的方式,来为朝廷创收。”
“为了方便管理参与海贸的商户,”
“臣孙的朝廷采取发放贸易通行证的政策,”
“只在漳州、泉州两地,每年发放一百张贸易证,只有获得许可的商户,才能出海贸易,没有获得贸易证,擅自出海,则视同犯法,以通倭走私罪论处。。。”
朱元璋微微颔首,
这所谓“隆庆开关”措施,基本上就是咱下旨的李景隆方案,
“你刚才说你已经登基五年了?你自登基就施行‘开关’,”
“这样算来解海已经有五年了,成效如何?”
“朝廷财税应该大大增涨了吧?”
见太祖爷目光灼灼,朱载垕叹了一口气,“不敢欺瞒太祖爷,”
“朝廷财税收入的确是大涨,海贸商税每年都有十万两之巨,”
“可是。。。”
朱元璋脸色一黑,沉声打断道,“什么?海贸商税每年仅仅十万两?”
“怎么才这么一点?”
还敢说“之巨”?
林豪那混球可是在咱洪武朝堂上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