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始以来罪消灭谓之清,多劫之前因尽澈谓之静。通过修行,消除无始以来积累的罪业,让内心得到净化,这就是清;彻底洞察多劫之前的因果,对一切因果循环都了若指掌,这就是静。内观其心心无其心谓之清,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谓之静。向内观察自己的内心,发现心本无形,并无一个固定的‘心’存在,从而摆脱对自我的执着,这就是清;向外观察世间万物,认识到万物皆虚幻不实,并无真实的‘物’存在,从而超越对物质的贪恋,这就是静。
三者既悟谓之清,惟见于空谓之静。当你领悟了心、物、空三者的真谛,内心便达到了清的境界;眼中所见唯有空性,认识到一切皆空,内心便获得了静。观空亦空谓之清,空无所空谓之静。不仅看到万物的空性,连对空性的执着也要放下,认识到空也是虚幻的,这就是清;当一切空相都不存在,连‘无空’的概念也消失,内心便进入了静的高深境界。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谓之清,湛然常寂,寂无所寂谓之静。当所追求的空也不存在,连‘无’的念头都消失殆尽,内心达到一种纯粹的清净,这就是清;内心湛然常寂,连寂静的感觉都不存在,超越了一切概念和感受,这就是静。真常应物谓之清,常应常静谓之静。以真常不变的道心去应对世间万物,不被外界所动摇,这就是清;在应对万物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为所动,这就是静。
洞然不昧谓之清,入众妙门谓之静。内心洞彻明白,不被迷惑,这就是清;通过对清净的体悟,进入到奇妙的修行境界,这就是静。超出三界谓之清,解脱五行谓之静。摆脱三界的束缚,超越生死轮回,这就是清;从五行的限制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这就是静。虚空粉碎谓之清,粉碎虚空谓之静。打破对虚空的执着,让内心如同粉碎的虚空一样,无所挂碍,这就是清;以强大的定力和智慧,粉碎一切虚幻的表象,包括对虚空的认知,这就是静。光摄诸天谓之清,普渡众生谓之静。内心的光明能够照耀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