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想绕过苍云岭的正面……这是暴风突击群战术?!”余继承回想起了抗战资料里的内容。
炮兵轰!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
这就是多数军迷对鬼子步兵战术的刻板印象,但其实在鬼子的甲种常备师团里,很多鬼子军官精心研究了一战时汉斯国的暴风突击群战术。
鬼子真正假想敌都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为了弥补自动火力相对不足的缺点,鬼子老兵部队把战前侦查,隐蔽袭击、侧翼穿插、防线渗透、衔尾追击做的相当扎实。
在侦查清楚敌军阵地情况后,会专门派出一支负责穿插渗透的精锐攻击部队,保持静默状态隐蔽前进。正面炮兵部队三轮火力打击后,一旦防守方开始投入预备队填线,侧翼的渗透穿插部队一般已经隐蔽至防守方薄弱点100米左右,然后突然展开全部火力,掩护正面步兵冲击缺口。
而打开缺口后这支突击部队并不作停留,而是继续迂回对守军分割包围,向敌军撤退方向包抄。所以华夏军队一旦战事不利退出阵地时,就会遭到这些突击队的猛烈打击。除非退下来的是真正败而不乱的精锐,否则就很容易由战术撤退演变为溃退。
所以鬼子部队在全面抗战初期经常能用几十人追上千溃军,几百人追上万人真不是谣言。然而受限于侦查技术代差,直到抗战结束后很长时间,国府才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看样子鬼子应该已经发现了苍云岭上准备阻击它们的新一团,这支隐蔽前行的部队就是准备侧击新一团的突击队。苍云岭后面有总部机关和转移的大批群众,可不能轻易放这支鬼子过去。”余继承心里有点着急。
在《亮剑》原本的时空里,总部安排新一团和七七二团交替掩护撤退,但苍云岭之战后,李云龙虽然干掉了坂田信哲,但却没有听从上级指挥从俞家岭方向突围,导致七七二团孤掌难鸣,差点没法完成掩护任务。
这种战场抗命无论性质还是后果都极其严重,李云龙要不是击溃了坂田联队,再加上旅长师长护着,早就被枪毙了!
“必须要想个办法通知新一团这支鬼子突击队的存在,而且在我们也得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