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依次鱼贯而入。
进得门来,宫内一切尽收眼底。
正殿四周共有四柱,每柱上盘有一条金龙。
每条金龙是栩栩如生,给人一种气势恢宏、浩大之感。
正殿中央放着一张云床,元始正闭目端坐其上。
在他面前,共放有十二个蒲团。
众人一看,料想蒲团是众人听道所用。
南极由于是第一个上得山顶,因而坐了第一个蒲团。
接着是广成子,坐了第二个。
其他依次是赤精子、清虚、太乙、玉鼎、灵宝、普贤、慈航、惧留孙、道行与文殊诸人。
待众人坐毕,元始才睁开双眼,扫视一周。
“尔等皆是人族中之佼佼者,今有幸入吾玉虚宫,吾会传尔等大道三千年,望尔等好生聆听。”
“多谢前辈讲道之举,吾等皆铭感于心。”
众人齐声答道。
元始不理众人,端坐云床,开始讲起道来。
话说一边,通天自下了昆仑山,又来了不周山。
三清本是一体,当太上与原始向人族宣告要讲道时,在不周山之通天就已知晓。
他心神一动,预感太上与元始此次讲道皆是成圣机缘。
三清虽是一体,但三人性格迥异,太上表面清净无为,实则城府极深;原始表面正义凛然,实则虚伪阴暗;通天表面是真我豪放,实则刚直孤傲。
可以看出,三人优缺点都很明显。
太上秉持无为思想,但骨子里以盘古正宗与三清之首自居,脸面和名声看得很重,因而收徒是慎之又慎。
原始最看不惯就是披鳞带甲之辈,所以收徒一般选择有慧根与悟性之人族。
而通天则是秉承有教无类思想,认为众生皆平等,皆可得道,因而收徒不论出生。
这也为他在以后封神大战中大败,而埋下伏笔。
既然太上与原始可以为人族讲道,那自己也可以为洪荒众生讲道。
想到此,通天在不周山选了一处讲道之所,散开磅礴气势,亦向洪荒宣告道,
“吾乃三清之通天,百年后,将在不周山,讲道三千年,凡是洪荒众生皆可来之。”